加持下,洛阳城的能工巧匠们很快掌握了玻璃制造的技术,并成功烧制出了透明度较高的玻璃制品。
虽然初期产量有限,但经过不断改良,如今不但能够制造出畅销中原各地,为他赚取钱财的普通工艺消费品,甚至连工艺要求更高的望远镜片也能够小批量生产。
皇甫嵩手上的这个望远镜就正是洛阳工坊制造。
他闭着一只眼睛,学着苏曜的样子观察,一边心中暗暗叹服大将军治下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边又对敌方这水寨情况暗暗皱眉:
“大将军,此水寨易守难攻,强攻恐非良策,且我军将士多为北人,不熟水战,若贸然进攻,恐有闪失。”
皇甫嵩的话倒是没什么毛病。
别看这边朝廷水师船多,但这个时代的水战有一大特征,那就是专业水军人数有限,越大的战船越需要负担运输任务。
故而,别看船多,但这些战船大多都是只保持了一个勉强操船的水手名额,一旦开战,还是需要陆军登船,补充人力。
这时,南北方水师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
这也是历代北方水战远不如南方的一大原因,船你有钱的话那可以随便造,但专业水手可就那么些。
苏曜放下望远镜,微微眯起眼睛:“皇甫将军说的有点道理,但我军却也不能在这陪他们久耗,若是让袁术灭了袁绍,那又不知要平添多少伤亡。”
讲道理,苏曜如今也没想到,袁绍被他几次削弱后,竟然连对付袁术都显得力不从心了。
而有了这层认识,对于袁绍现在麾下的大军,苏曜也就直接将其视为自己的储备,不想让他们就这样直接灭了。
“既然如此,下官这里倒有一计。”
说话的是郭嘉,只见他走上前来,摇了摇手中羽扇,成竹在胸说:
“贼兵战船有限,龟缩水寨不出,我军可佯装强攻,吸引敌军主力至水寨正面,同时派遣精锐水师从侧翼迂回,寻其水寨防御薄弱之处,以火攻突袭,烧其水寨。如此一来,则此战定矣。”
苏曜眼前一亮说:“奉孝此计甚妙,虽然这水寨坚固,但到底不过是木质建筑,就算有一定防火处理,但只要咱们多用硫磺火油等物,待火势一起,在江风助燃下,也必难以遏制。只是这任务艰巨,不知我军哪支部队适合承担这火攻突袭的重任?”
太史慈闻言,跨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大将军,末将愿率青徐水师承担此重任!我青徐水师士卒多为沿海健儿,水性娴熟,操舟如飞,对火攻之术亦有钻研,定能寻得敌军水寨破绽,一举将其焚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