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夜幕书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1章 窦氏的未来

第341章 窦氏的未来

平’的举力田,也依旧是只需要种田而已。

但自打刘荣太子监国,逐步接管汉家的政权之后,一切,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幻。

——对于举孝廉,刘荣的第一反应很正常:派出采风御史,核查孝子事迹是否属实,并走访其家乡,核查其德行。

但在审查结束,确定这就是一个孝子,可以举孝廉时,刘荣却并不像历代先皇那般直接任命官职。

而是先‘欣慰至极’的颁诏表彰,并举为孝廉,顺带着把孝廉事迹传播一番,以作为正面典型。

然后,就把举孝廉者接回长安,直接安排进少府、内史,乃至于相府这样的具体事务部门锻炼!

美其名曰:士不教,不得征;官不教,不得任。

这么做的效果非常显著。

自先孝景皇帝三年,也就是刘荣太子监国那年至今,这过去四年的时间里,汉家全天下总共举了三位孝廉。

其中一人被安排到了刘舍的相府,锻炼两年之后外放关东,做了某个贫困县的县令。

根据采风御史带回来的消息,那位举孝廉出身,并曾在相府历练的县令做的好不错——至少把县内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没有什么进取心和进取的能力,但守成却也是绰绰有余。

其余二人,一个至今都还在内史历练,据说天资不错,已经能写会认,并处理政务公文了!

至于去少府历练的那个,则出了点差错——因为受贿而被刘荣贬斥,丢去了丰邑做城门尉。就丰邑那卧虎藏龙的地方,这位孝廉出身,却又同时有道德污点的门尉,怕是这辈子都无法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了。

从以上这三位——自刘荣掌权至今,汉家全天下所举的三位孝廉的经历,就不难看出在对待官员的问题上,当今刘荣,与汉家历代先皇的区别在哪。

——太祖高皇帝不问出身,不论能力,甚至不关心你办事的手段,而是只要结果。

只要你能把事情办好,太祖皇帝就高兴;

哪怕你是个卑鄙小人,太祖皇帝也大概率能和你把酒言欢。

可若是事儿办不好,哪怕你是个道德君子、当世大儒,太祖皇帝也能吹胡子瞪眼,甚至把你一脚踹进水沟里,再在你的儒冠里面撒尿。

孝惠皇帝更看重一个人的德行,非正人君子不用!

却反而不怎么在乎这些正人君子,到底是精干的能臣,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太宗孝文皇帝,则稍微现实一些——什么人到了太宗皇帝手里,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小人,太宗皇帝有小人的用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