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夜幕书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3章 考校

第343章 考校

第343章 考校

随着卫青话音落下,刘荣原本随意仍在腿上的手,也是不由自主抬起——被刘荣送到了嘴下,以食指指腹轻轻摩擦起唇下。

至于那碗被刘荣捧在胸前的汤药,也早已被身旁的寺人接过。

——卫青一番话,无疑是对刘荣固有的认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过去,汉家对于汉匈平城一战的分析、复盘,虽说是五八门,但大体上的核心思想,也还是趋于一致的。

对于韩王信判汉投敌,主流观念一直认为:韩王信并非临战怯敌,才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的举国投敌。

原因则在于:韩王信原本的都城,并非最终献城投降的马邑,而恰恰是在后来的代都晋阳。

韩王信的韩国,其实就是如今的代国太原郡。

至于从晋阳迁都马邑,则是韩王信主动上奏,以‘马邑更靠近前线,更有利于边防安稳’为由,向太祖高皇帝求来的。

原本在代国腹地的都城晋阳,被韩王信主动换到了前线的马邑;

紧接着就是韩王信大开城门,以迎‘匈奴王师’不说,之后更是率军反戈,以‘匈奴韩王’的身份掉过头来攻掠汉地,并鼓捣着彼时的代国相陈豨一同造了反。

这要还不是早有预谋,甚至是精心策划,那也太过于巧合了些。

而在韩王信倒戈,代相陈豨同时举兵,甚至还跟太祖高皇帝异父异母的‘亲兄弟’——燕王卢绾搭上线之后,战争的走向,其实就非常清晰了。

——彼时的韩、代,也就是如今的代国,以及燕国,实际上都已经脱离了汉家的掌控!

原本应该作为北墙防线战略指挥中心的赵地,反而成了最前线。

所以,对于匈奴单于冒顿跨越马邑,自赵长城缺口踏足代地之后的驻足不前,汉家的主流观念都认为:这是冒顿‘居中’调度,坐等韩王信、代相陈豨,乃至于暗中蠢蠢欲动的燕王卢绾搞出点名堂出来。

毕竟是白得的汉家兵马,让他们去和汉家的中央部队狗咬狗,自己手中的匈奴军队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才是冒顿最好的选择。

刘荣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凭借韩王信倒戈、代相陈豨举兵,以及燕王卢绾暗中遣使联络自己,冒顿已然掌控了汉家大半条北方防线!

与此同时,冒顿还拥有了不费一兵一族,就可以为韩王信、代相陈豨,以及燕王卢绾——即燕、代、韩三国兵马掠阵,坐等摘果实的机会。

所以,冒顿才会驻兵于楼烦一代,静候韩王信、陈豨、卢绾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万国之国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