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夜幕书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4章 赳赳老秦

第364章 赳赳老秦

之自豪的过往。

曾几何时,赳赳老秦困居一隅,民不聊生。

当关东列国,底层百姓喝着浊酒,顶层贵族喝着可口美酒时,老秦人上到王公,下到黔首,都只能把自树上掉落的烂果子捡回来。

随便找个山洞,用石块大致垒个坑池,把烂果子往里一扔。

过个一年半载的,便能得一池烂果子自然发酵出来的苦酒。

——秦酒的苦,从酿造伊始,一直到成品的口味,都在全方位诠释着老秦人的生活。

苦!

吃穿用度,耕作、征战,无不是个‘苦’字所能概括。

关东有客来,老秦人便用自己最能拿得出手的苦酒,以及带有肥膘的整块煮肉招待。

十个被老秦人接待过的关东客人,有八个都会说:秦人倨傲无礼,以劣酒、浊肉待客,粗鄙不堪。

甚至就连关东的诸侯们,都说老秦人‘牧马奴也,与蛮夷无异’。

便是在那般恶劣的条件下,老秦人一步一个脚印,用一颗颗人头、一笔笔战功,成功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壮举:一扫六合,统一华夏!

而在秦逐渐强大的过程当中,老秦人最引以为豪的,便是大秦锐士的无双兵峰。

世人皆知:秦有纵横家,名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奔走于关东,使秦不费一兵一族,而得关东列国争相割土以求和。

后世甚至有一纸《六国论》,着重反思了六国之亡,不在秦之强大,而恰恰在于六国各怀鬼胎,宁肯割土事秦,也不愿真心联合抗秦,从而使得秦愈发强大,以至于到了六国即便联合,都已经无力回天的地步。

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关东六国,为什么宁愿割土事秦,也不愿奋起反抗?

是不喜欢吗?

当然不是。

关东六国之君主,英明也好、平庸也罢——至少不会是蠢材。

站在君王的角度,他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是最符合本国利益的决策。

而割土事秦,听上去怂的一批,一点血性都没有,甚至还透露着满满的愚蠢气息;

然实则,对于彼时的列国而言,割土事秦,已经是性价比最高、损失最小的选择了。

——张仪游说六国,靠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而是张仪身后,数十万大秦锐士手中的三尺不崩之剑!

与其说,张仪空口白话,便为秦赢来无数城池、土地,倒不如说,是张仪握着一把名为‘我大秦锐士足百万’的青铜剑,架在列国君主的脖子上,逼着列国割土保命。

诚然,正如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万国之国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