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癖或审美;
而是这个人,真的很能干。
纵观邓通的政治生涯,从得到太宗皇帝信重开始算起,一直到太宗皇帝驾崩,邓通饿死街头——这前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里,汉家便至少有三件大事,是由邓通一手操办的。
第一件:钱币。
众所周知,汉家自太祖刘邦立汉国祚以来,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极其频繁的货币制度改革,或者说是频繁改革所引发的混乱。
——先是太祖高皇帝,铸三铢重的‘汉半两’,彻底搞崩了汉家的货币系统,一度让汉家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远古时期;
同时,为了堵天下人的嘴,太祖高皇帝决定分蛋糕,开放了铸币权,允许私人铸币。
而后,吕太后为了给太祖高皇帝擦屁股,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并推出了吃香相对没那么难看的八铢钱。
吕太后八铢钱,钱重达到八铢,达到了重量十二铢的秦半两的三分之二,含铜量合格、成色尚可;
比之含铜量约等于零,成色极差,且只有三铢重、重量只达到秦半两四分之一的太祖‘汉半两’,吕太后推出的八铢钱,不出意外的让币制迅速重回正轨。
到了太宗孝文皇帝时,币制的问题再次出现。
——秦半两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重,不便携带;
太祖高皇帝搞三铢钱,如果严格把控含铜量、成色,并遵循市场规律,将三铢钱的面值定为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其实也是没问题的。
于是,太宗皇帝便决定:再度改变币制,推出一款比秦半两、吕后八铢都更轻便,同时又不会破坏市场秩序的新钱。
考虑到秦半两重十二铢,吕后新钱重八铢,太宗皇帝最终决定:推新钱四铢。
四铢钱,重量为秦半两的三分之一,吕后八铢钱的二分之一,刚好各成整数倍;
只要规定四铢钱面值为秦半两的三分之一、为吕后八铢钱的一半,就完全不会破坏市场秩序。
说干就干——四铢钱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市场。
人们非常喜欢这种更为轻便、成色好、高含铜量,同时面值又与重量一致的新钱。
但之后不久,情况就有些不对头了。
——在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初,太宗皇帝为了巩固自身地位,颁发了一道《许民弛山泽令》。
该法令规定:原属于天子的私人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草树木、山野兽类、鱼类、矿产等一切自然资源,都被天子慷慨的分享给了全天下人。
在过去,你再穷都不能上山砍树当柴火,只能捡地上的枯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