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夜幕书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08章 开科!取士!

第408章 开科!取士!

个回光返照。

张苍之后,就彻底没人了。

这个‘没人’是个什么概念?

——一百多家彻侯,太宗皇帝愣是找不出哪怕一个勉强够看的丞相!

不得已,只能放大考察范围,才好不容易从关内侯当中,选了个勉强够看——甚至未必够看的申屠嘉!

然后就是早上选定申屠嘉,上午封申屠嘉为彻候,中午祭天拜相,下午就让申屠嘉去相府上班了……

再后来的先帝年间,乃至于如今,那就更别提了。

刘舍这样的幸臣,都能做丞相了不说,还一做好几年,半点没有临时过渡的意思!

连窦婴那样的外戚,都成为了汉家下一任丞相的不二人选,再往下,刘荣甚至只能把目光,投向从地方郡国吸收的人才:韩安国身上了……

只能说:汉家的丞相一代不如一代,着实不假;

但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汉家的官僚群体,乃至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质量,都在过去这几十年当中稳步下滑。

——相较于那个战火纷争,民不聊生的动乱时代,天下的读书人,数量确实更多了;

但质量也确实更差了。

老的精英被战火、纷争摧毁大半,新的精英又没能完全形成;

即便有部分形成,他们也都在阻止知识扩散、阻止精英群体的壮大。

知识垄断、书籍垄断,使得天下‘读书人’的范围,严格限定在了学阀、贵族当中。

只有贵族、学阀子弟,才能有幸看到家传的先贤典籍,并从中汲取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大脑;

只有这极少数人,才有资格成为知识分子。

这就使得汉家这个统一政权,在需要从知识分子群体当中,吸收储备官僚时,可以选择的面、可供筛选的基数,都被局限在了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今汉室天下,有民四百余万户,几近三千万口。

这三千来万人,哪怕去掉一半女性,再去掉老弱,也至少剩下数百万适龄男性,可以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接触不到知识,所以他们只能贡献体力、劳动力,却无法为国家贡献脑力。

至于那些有资格学习知识、能成为知识分子,并被汉家视为‘官员候选’的人,在这数百近千万人当中,占了多大比重?

掰着指头算就是。——功侯贵戚一百多不到两百家,哪怕算每家有十个子弟‘从文’,也不过两千;

去掉一半纨绔、一半武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