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倒是卫绾任御史大夫之后,空出来的卫尉一职,又可以提拔一位青年将领上来。
大理、宗正、郎中令,均不做变动。
直不疑、石奋、公孙昆邪三人,则都是挪了个窝,换了个新单位继续做九卿。
而且公孙昆邪调动之后,又空出来了一个准九卿的典客属衙,可以供刘荣培养太子班底、潜邸元从。
至于新担任九卿的南皮侯窦彭祖、外戚栗仓、当今太子班底汲黯,也没有取代任何人的位置。
——原本的九卿属衙,本来就只有八人在职,太常都闲置好几年了;
原本任九卿的八人,有六人仍为九卿;
余下卫绾、韩安国二人,更是均升了三公。
公卿大改动,新三公都升了官,九卿也有三位新人。
且三公九卿,除自愿退休的丞相刘舍外,没有任何一人被罢免。
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欣喜?
就算没有欣喜,也起码能长松一口气。
毕竟上一回,孝景皇帝大刀阔斧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刀子实在是太过于锋利;
相比较而言,刘荣此番调动,无疑算得上是非常温和了。
而今日朝仪之后,除了长安朝堂即将迎来新的格局,汉家的军队,也将引来前所未有之大变。
——在过去,汉室文武不分家,三公一级有太尉,九卿一级也同样有卫尉、郎中令;
再往下,有准九卿的中尉,比二千石的中郎将。
可从今往后,汉家军阵分离,三公九卿,除去一个负责长安治安的执金吾,以及皇帝安危的郎中令外,再无武职。
武将从此自成一套体系——以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高级武职为第一梯队,以卫尉,以及上、前、后、左、右将军组成第二梯队。
朝堂九卿不干涉军务,军中将官不插手朝政。
二者各走各的路。
但要说完全没有联系?
其实也还是有的。
军队的粮、饷,需不需要相府国库、少府内帑调拨?
更何况眼下,相府国库多了御史大夫这么个审核官、少府内帑也分出来了个主爵都尉;
再有:军中将帅军功核算、核准,需不需要御史去统计,甚至临时充任监军?
以上种种都说明:军阵分离,指的并不是完全割裂成两个世界,二者都当彼此不存在了;
而是说,从今往后,军队系统主要就负责打仗,行政系统则主要负责治理。
必要时,军队自然也会出手,帮忙解决内部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