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阙;
而现在,他们却真的在考虑这个计划、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高阙之所以难打,有至少一半原因,是源于高阙南侧的大河。
三人作为武将,尤其还是如今汉室最顶尖的‘帅’级武将,自然瞬间就明白了刘荣的意思。
——在冬天开战,高阙外的大河便会冰封。
汉家不需要再为如何渡河、如何抢滩登陆、如何在对岸稳住阵脚,并向高阙发起攻击而头疼。
只要冰层够厚,护城河就等同于不存在!
汉军将士不单自己能走过去,甚至就连攻城器械,都能想办法送到对岸去。
最关键的是:渡河,是无法‘暗中’进行的。
无论是好几层有高的楼船披荆斩棘,还是遂营将士竭尽所能的搭设浮桥,都不可能在高阙不知情、没有发觉得前提下进行。
既然敌方必然发觉,那就等同于是光明正大的渡河,遭受敌方‘半渡而击’也就成了必然。
而在冬日,在河面彻底冰封后渡河,却没有这个问题。
光明正大走过去,当然也可以。
但汉家不可能那么傻。
汉家完全可以在某个深夜,或是某个可视距离、可视度皆不高的大雾天,悄悄摸到高阙。
神不知鬼不觉摸到高阙,接下来能选择的进攻方式,那可就多了去了。
可以夜半袭击;
可以斩首行动;
也可以想办法策反、胁迫关内匈奴守卒。
甚至于,可以派人潜入关内,接引大军直接入关!
选择变多了,就意味着战斗好打了、难度降低了。
只是这个道理,刘荣能想到,匈奴人显然也能想到。
——你自己的城池,你能不知道你的护城河在冬天会冰封,会彻底失去作用?
当然不可能。
知道护城河会在冬天冰封,你就必定会在冬天严加防范,甚至时刻紧绷心弦。
那高阙呢?
高阙内的匈奴守军,是否知道大河会在冬天冰封——至少是大幅降低流速、流量?
当然知道。
那他们,是否会在冬天着重防备,加强防备力量呢?
不会。
不是因为他们傻;
而是他们知道:哪怕河面冰封,冬天,也绝对不是适合主动进攻,乃至仍进行战争的好时机。
想想过去这些年,汉匈双方之间的战争,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吧。
不是开春,就是秋后。
开春的战争,是因为匈奴人被过去这个冬天冻坏了、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