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儒的标签,都历来和郅都不对付。
——外戚幸佞,擅权祸国,向来是法家坚信的人间真理。
至于儒、法两家的世仇,更是早在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便已经早早结下。
随着秦变法图强,一扫六合,儒家却舔都没法在秦廷舔出未来,两家的梁子,更是延伸到了从学术理念,到思想价值的方方面面。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郅都,但凡敢亮明自己‘法家士子’的学术阵营,那不说是天下儒生群起而攻之,也至少会招致朝中,那几个儒家出身的公卿的本能反感。
具体到现任丞相窦婴——当年,二人之间就不大对付,只是二人都奈何不得彼此,索性老死不相往来。
而今,时代变了。
曾经的外戚纨绔子,所谓的‘大儒’,已然摇身一变,成了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的当朝丞相!
反观郅都?
二千石的秩禄,比起九卿级别的中二千石,都还夹着一个真二千石级别。
自更别提在秩禄万石,放眼天下只此一人的当朝丞相面前,有哪怕半点耀武扬威了。
如果说过去,郅都能凭借自己太宗近臣、孝景心腹的身份,在绝大多数公卿百官面前耀武扬威、抖威风;
对于窦婴这样的外戚子弟,更是可以毫不留情面的私下贬低。
那如今,反倒轮到贵为丞相的窦婴,反过来挑郅都的不是了。
五年前的郅都:哦,窦婴啊~
一个外戚纨绔子罢了,上不得台面。
什么大儒不大儒的,还不是鲁地那些个腐儒,为了攀附太后才捧出来的?
莫说是太子家令——就连一个四百石的市令,他窦婴都是德不配位!
五年后的今天,窦婴:哦,郅都啊~
想当年,苍鹰之名,那也是长安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只是毕竟是先帝之臣嘛~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还能做个二千石的郡太守,已然是当今念在先帝的份上啦~
只能说,风水流轮转。
曾经跺一跺脚,就能让长安震三震的苍鹰郅都,如今却不得不在曾经瞧不起、看不上的外戚纨绔子面前,收敛起全部锋芒;
而后宛如一只和平鸽般,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口称:雁门守郅都,拜见丞相……
而且这个反差,不止是过去的郅都和窦婴二人,和现在的二人之间的关系、尊卑;
还有丞相的位置,从原先对郅都礼待有加的桃侯刘舍,换成了必然对郅都不冷不淡的窦婴的缘故。
再者,如果只是丞相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