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斜向喷出,而得到一个旋转得力,呜呜‘叫唤’着,于半空中旋转起来……
刘荣还看到,另一名墨者俯首案前,将一根根成品铁丝搓成一捆,而后将一端固定住,另一端则以镊子捏住,一边旋转着,一边试图将其往外拉伸。
类似这样的‘器械’,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结构复杂,看不出作何用途,却也一眼就能看出其巧妙的滑轮组、齿轮组。
最让刘荣感到‘与荣有焉’的,却并非是一个个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又或是器械制作项目。
而是墨者们在这个过程中,随手从身旁拿起,并熟练使用的辅助器具。
比如镊子;
比如钳子。
再比如游标卡尺……
“老秦头?”
“喊你呐~”
“陛下这都到跟前了!”
直到刘荣一行,从墨门内侧一直走到大圆的正中心,秦老匠——秦庄都没有再抬头。
即便栗仓开口招呼过了,也依旧如此。
就这么将刘荣一行晾了好半天,手里的活儿忙完了,秦庄才终于直起了腰,难掩疲惫的长呼出一口浊气。
却依旧没有第一时间折身行礼,而是无比自然道:“陛下且看。”
“这,便是依照当年,陛下所赐的图纸,所复刻出来的车轮联动齿轮组。”
“——以钢、铁为齿轮一事,基本已经可以放弃了。”
“实在是太难做,做出来也太过费时、费力、费钱,根本无法量产。”
“所以还是以木制为主,加以油脂润滑延长寿命。”
闻言,刘荣也是含笑走上前,低头看向秦庄的专用匠台。
待看清那巴掌大的小木车,刘荣却是忍俊不禁,差点没笑出声。
——这不就是后世,刘荣儿时外国的四驱车底座吗?
只是不同于后世四驱车,并不比地板厚太多的车轮——此刻,正被刘荣拿在手里的木板+车轮,却呈现出一种极不合理、极不美观、极不协调的比例。
作为底座的木板,和刘荣的巴掌差不多大。
按照后世玩具四驱车的标准,和成人巴掌差不多大的底座,其车轮就应该是大拇指甲盖的大小,或是再稍大一点。
但此刻,被刘荣拿在手里的‘车底座’,车轮却足有柠檬片的大小!
从风格来看,大体就是如今汉室常见的马车,将车厢、前室去掉,再把单轴两轮改为双轴四轮的画风。
暗下腹诽过后,刘荣的注意力,很快便被模板下方,也就是‘车下’的结构所吸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