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意外
天子荣新元三年,冬十一月初八,拂晓。
博望城西北七十里处。
经过连续三天的昼伏夜出、披星戴月,郅都所部先锋三万五千人,也终于抵达了战前预案中,郅都所部涉冰面而横跨大河的‘渡点’。
——从大河的这一边,偷袭对岸的关隘,当然不可能采取‘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行军路线。
再有,便是在不同的区域,大河的宽度也有所不同。
在高阙正南方向,是大河在河套一带最为湍急、难渡的流域。
而河流湍急,往往便意味着河宽相对较窄,水流被尽可能汇于河道中央,从而导致水压增高,河水流速变得更快。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大河已全面冰封的当下,郅都所部先锋想要涉冰过河,直线距离最短、河宽最窄的渡点,还真就是从高阙正南方向,直勾勾盯着对岸的高阙,直线过河。
但很显然:高阙内的匈奴守军,也不完全都是傻子。
就算没有刻意防备,也必然会有闲得无聊的兵卒、将官,站在高阙巍峨耸立的关墙之上,朝关外的冰封河面发呆。
稍有风吹草动,高阙不说是立马进入战备状态,也至少会排出斥候出关探查。
所以,郅都所部只能绕个大弯——先从博望城西营,在夜色的掩护下分批次走出来,而后于博望城西北方向的丘林带聚集。
再然后,仍旧是昼伏夜出,朝正北方向进发,抵达战前预定的渡点。
此刻,郅都所部先锋,大致位于高阙的西南方向,博望城的西北方向。
如果打开地图,便不难发现:高阙、博望城,在地图上是一上一下,二者相连是一条垂直的线。
而郅都所部现在所抵达的地方,若是分别和高阙、博望连起一条线,那便会形成一个比较标准的三角形。
接下来,郅都所部要涉冰渡河。
抵达河对岸,郅都所部先锋便会位于高阙的正西方向。
再然后,郅都就要带着麾下先锋,沿着大河北岸,一点点往东摸向高阙。
从郅都所部自长安出发,一直到兵临高阙——这一整个行军路线当中,最为危险、最容易被敌人发现,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便是渡河成功,到兵临高阙这一段······
“将军。”
时近拂晓,按照过往几日的惯例,先锋大军今日的行程,便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便该是将士们各自找个合适的地方,灌下一口烈酒,吃下一些干粮,而后抱团取暖,稍作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