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周亚夫自也就不免再多说两句。
“凡善战者,多无赫赫之功。”
“——这并不是说,会打仗的将军很难立下功勋。”
“而是说:真正会打仗的将军,不会让麾下将士打没有把握的仗,而是会始终保证本方处于优势地位。”
“以优敌劣,以强敌弱,水到渠成的战胜对方,自然就是‘无赫赫之功’了。”
“反之,那些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立下‘赫赫之功’的将军,不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便是在拿麾下将士的性命,去赌一个很小的可能性。”
“——赌赢了,自然是巨鹿之下破釜沉舟的项羽;”
“可若是赌输了,麾下战死的将士,可并非写在战报内的一串数字,而是一户户农人家中失去的顶梁柱、一个个家庭失去赖以为继的庇护伞。”
“于我汉家而言,更是动摇的国本……”
···
“项羽于巨鹿破釜沉舟,固然是享誉天下,但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将军让麾下将士,沦落到不得不破釜沉舟的境地,本身就已经是将军的过失——只是项羽用最终的胜利,弥补了这个过失而已。”
“更多的人,只会因这个过失而‘累死三军’,绝无法如项羽那般,置之死地而后生。”
“便是当年,淮阴侯背水一战,也是主动将自己逼入绝境,以诱敌出战——这是艺高人胆大。”
“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胆大的人,能具备淮阴侯那样的才略呢?”
“更多的人,都不过是置之死地而‘不能后生’,便真的带着麾下将帅赴死罢了……”
说到这里,周亚夫缓缓将手肘撑在了瞭远台外沿的竹制护栏上,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望向睢阳方向的目光,也是说不清的无奈和遗憾。
“骁骑都尉李广,如果愿意多读几本兵书,主动去做一个‘善战之将’,而不是冲锋陷阵的‘悍勇之卒’,其日后前途,当也是不可限量的。”
“只此人自恃才高,不屑于兵法方略,只凭一腔孤勇,就总想身先士卒,将敌军一举冲散。”
“——李广有没有淮阴侯、项羽那样的才能,还未可知;”
“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李广显然是有的。”
“只是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非要无端放弃,转而将麾下将士置于险境,硬图‘置之死地而后生’……”
“于宗庙、社稷而言,这样的将领,实在是灾难……”
听闻周亚夫这一番半带遗憾和唏嘘,又隐约带着些愠怒的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