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同表叔窦婴说起了正事。
“吴楚主力败亡,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身死;”
“太尉仍驻昌邑,派麾下将士尽出,以荡平吴地、楚地。”
“——淮南地,有淮南相张释之,便也出不了岔子。”
“齐地有将军栾布,赵地有曲周侯郦寄……”
“哦对,还有老五。”
···
“平乱之事,大抵都已经有了定论。”
“待我回了长安,免不得要同皇祖母,还有梁王叔、馆陶姑母来过一场……”
说到此处,刘荣脚下仍向前走着,却也终是将撒向前方的目光,移到了身侧的表叔窦婴身上。
“表叔,或许不应该急着回长安。”
“若不然,难免不会夹在皇祖母和侄儿之间,左右为难。”
慢条斯理的说着,刘荣也时刻含笑侧着头,观察起表叔窦婴面上的神情变化。
——早先,吴楚之乱尚未爆发,窦婴也还不是大将军、尚还在长安做太子詹事时,刘荣就曾和窦婴主动提起过这件事。
只是当时,刘荣并没有指望窦婴能给自己明确答复,也确实没有从窦婴这里,得到任何答复。
刘荣很清楚:这件事,窦婴哪怕是真的要做,也绝对不可能在事先,对刘荣做下任何承诺。
非但不会做出承诺,甚至还要极力避免此事,和刘荣扯上干系。
只是眼下,已经到了窦婴非做出决断不可的时候,做还是不做,也就是未来这几天的功夫;
刘荣自睢阳折返长安,沿经荥阳,借机来探探表叔窦婴的口风,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如果只是想探探窦婴的口风,刘荣其实并不应该在荥阳停留。
真正让刘荣,冒着和这件事扯上关系的风险,也要在荥阳停这么几天,和表叔窦婴聊这么一下,究其原因……
“想必公子,也已经收到风声了?”
却见窦婴闻言,又是答非所问的道出一语,更满是耐人寻味的对刘荣一笑。
而后,才略带些喜悦道:“陛下已经派人来荥阳,和臣通过气了。”
“——此番,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臣居次功,侯三千户;”
“回朝之后,进光禄大夫,拜太子太傅……”
这,才是刘荣此番,非要在荥阳停留,和表叔窦婴提前沟通的原因。
——回朝之后,曾经的太子詹事窦婴,要变成太子太傅了。
太子太傅;
而非,太弟太傅……
“若是一切顺利,在长安再次见到表叔,便当要称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