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死了不心疼。
更为有趣的是,山越、荆蛮、淮夷中最为精英的那部分人,偏偏还非常希望为刘封效力。这些人对汉军武力的崇拜,以及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使得他们对击败了他们的汉军,以及刘封、诸葛亮、陆逊、贺齐、高顺等主君、名将有着疯狂一般的崇拜。
他们迫切的想要加入到这个集体之中,不惜为这个集体付出牺牲。
更别说汉军的待遇几乎让这些出身山越、荆蛮、淮夷的战士为之疯狂了。
其他姑且不谈,光是从军之后可以吃饱饭,偶尔可以吃到荤腥,还可以吃到大量的精细食盐,同时军队还每年配发两套军装,每个月还有五铢和布帛可以领取。
这些待遇简直让山越、荆蛮、淮夷们为之疯狂。
以往汉族拿捏山越、荆蛮、淮夷最大的利器就是食盐、布匹,就连铁器都要逊色一档。
可只要从军,这些就都不再是问题,这些蛮族战士如何还能忍耐得了。
持谨慎意见的中枢部委却是觉得一口气征召六万蛮兵过于激进了,尤其还是要当精锐培养,这样庞大的一股具有不稳定性的军团级力量,显然是太过冒险了。
中枢部位的意见是征召两万人左右,拆分加强到各个军中,然后慢慢消化。
上层中枢中呼声比较大,能量也比较强,可架不住底层的山越、荆蛮、淮夷百姓从军意愿十分火热。
最后经过仔细的考量,以及综合的判断后,刘封乾纲独断,做了一个看似妥协,实则不然的决定。
那就是分期征召,而第一期直接征召四万人,其中陆逊、贺齐、诸葛亮三人各领一军,编制均为两万人,其中半数为山越、荆蛮、淮夷士卒,剩下的一万人,编为五营,分别加强给太史慈、赵云、周瑜、贾逵、高顺五个军。
同时,交州军拣选精锐两万人,编为交州军,并分驻各郡,每郡一营两千人,剩余六千人中,编组两千海军,分别驻扎南海和九真,最后四千人则驻州治苍梧郡广信县。
刘封做出决断之后,征兵事宜开始缓步推进,意料之外的是,大规模的征兵所带来的山越、荆蛮、淮夷百姓的安定居然远超预期,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时间如梭,白马过膝。
刘封在吴县难得的迎来了一段悠闲时光。
进入八月之后,三封奏报陆续传来。
第一封奏报是北方青州的战事。
关羽进入北海,汇合了孔融、吕布、陈宫、张邈四军之后,沿着大道朝着剧县推进。
五万大军出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