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全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发展壮大?
这才是糜家不惜代价投资刘备的根本原因,他们想要扶持一个最好能亲近自己,性格中又能厚待亲故的军阀。
只是糜竺万万没想到,刘备的发展能如此快速,自己才刚投下去的本钱,居然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糜竺有些庆幸,先前每次投资,都主动进行了加码,糜家的表现应该让刘备很是满意的。
“使君,子方年纪还轻,又未经过历练,自身也未有举孝廉,贸然担任郡守,恐怕为人所不服啊。”
糜竺想了想后,还是决定拒绝,理由也很充分。
树大招风,糜芳又不是举孝廉出身,当个县令也就罢了,一口气跳到郡守,哪怕只是个管理四县的郡守,那也是比两千石,反对的意见恐怕会很强烈。
毕竟一旦有了这个台阶,糜芳以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调任大郡郡守,到那时候其他人再想要阻拦可就不可能了。
“别驾何须多虑,纵然有些庸人议论也是无伤大雅。”
刘封插话道:“自我父子入徐州以来,别驾鼎力支持,所需钱粮,无一不允。此次得以北上征讨泰山群贼,也是仰仗了别驾为我军凑齐了军粮,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吗?”
“仅以军粮之功,就足以酬功糜二先生担任郡守,别驾何必去听庸人之言呢?”
刘备和牵招同时点头,确实就像刘封说的那样,没有军粮,就没有北征服,没有北征,就收不回琅琊,这只是酬功数县,胃口大些的豪强甚至都会觉得自己是被亏待了。
糜竺听罢,终于不再反对,心里也很是窃喜。
同陈登一样,别驾地位虽高,可又如何能和太守相提并论?
如果县令是百里侯,那郡守就是名副其实的诸侯了,郡中大小官吏甚至得视郡守为君,可想而知这权力地位有多高。
于是糜竺起身朝着刘备行大礼,显然是代自己的弟弟谢恩。
刘备笑着搀扶起糜竺,君臣相得,莫过于此。
当天晚上,刘备设宴招待群臣,尤以糜竺,牵招、徐盛、潘璋为重。
第二天,陈到带五十骑护送昌豨到郯城。
刘备这时候和昌豨可没什么交情,也不知道日后两人关系会很好。
不过这也不妨碍刘备好生关心了昌豨一番,让后者悬着的心稍稍落了下来。
第三天一早,刘封带着昌豨和孙乾出发北上,前往开阳战场。孙乾将会作为刘备的全权使者,带着昌豨一起进入开阳,试一试能否劝降臧霸。
(本章完)
( 383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