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京路、北京路等金国各路,最是稳妥。”
他顿了一顿,又道:“当然,直取燕京,也有好处。
那就是一旦攻下燕京城,金国便相当于亡国。
我们可以用更快的时间,光复整个中原。除非……”
杨沅笑了笑道:“除非,新金这个时候跳出来,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说不定,我们刚端了完颜亮的老巢,就被以逸待劳的新金大军,也给一窝端了。”
“你们说的对!”
杨沅站了起来:“本相决定,接下来所有作战意图,均围绕占领南京路、夺取汴梁城的目的而拟定。
一旦控制了南京路全境,就向西渗透,要川峡方面的军队配合,再谋京兆府路,把陕西全境拿回来。”
说到这里,杨沅顿了一顿,问道:“西夏诸部族仍在拖延观望?”
陆游点了点头,苦笑道:“不错,他们以种种理由拖延,每次都找点无可无不可的小事儿,充作谈判条件的要点送来临安。
从临安到西夏,这一个来回,大半个月就过去了。
靠着这个办法,他们只是反复了几次,就拖到现在了。”
杨沅听了一点也不恼,反而微笑起来:“这恰恰说明,他们没有底气真的与我大宋作对。
如果不是完颜亮突然南侵,他们早就降了。
他们现在就是观望,看我们这一仗谁能打赢,再决定是投降还是趁势自立。”
杨沅顿了一顿,缓缓道:“那就,先拿下南京路全境吧!
等我们夺回汴梁城,相信西夏那帮家伙,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计议已定,便由范成大拟定了军令,杨沅审阅之后,便行文发付全军,并报备临安去了。
杨沅这份传谕全军将领的军书,其核心意思就是:
控制已经占领的战略要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避免孤军深入。
放弃向山东路方向进击的准备,占领南京路全境,主攻方向——汴梁城。
两淮由前线变成了后方,负责建立后勤补给线,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同时,杨沅还给吴拱、陈涿光、李道等大将下令,做出北进之势。
这么做,是为了牵制陕西金军,避免金国从陕西调兵出潼关,加入中原大战。
至于新金,以前杨沅每有重大军事活动,都会给这个小老弟送封信,希望他们能做出配合。
最初,新金配合的还挺好。
可是,渐渐的,新金便有了自己的主意了。
所以,这一次杨沅压根儿没有与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