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刺史不放。”
“你现在应该做的,难道不是东征收复会州,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
李仪中这话倒是把索勋说得冷静了,而他也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道:“沙州才多大?”
“不过两万余口的沙州,竟然挤满了大大小小十余个家族,索刺史不觉得拥挤吗?”
“会州紧邻关内道,收复会州后,索刺史可以请朝廷移民戍边,用不了几年就能超过沙州。”
“如此大好前景摆在眼前,索刺史不去争取,怎么跑来与刘刺史置气?”
李仪中话中带着几分不解,毕竟会州对他这种试图享受太平之人来说,简直是一个绝佳的宝地。
紧邻灵州、北武州、原州,可以表态朝廷,从而获得支持,逐步坐大。
这种地方,怎么也要比兰州那种地方好太多了。
有时候李仪中都为刘继隆惋惜,毕竟去了兰州还得收复陇西,不知要消耗多少时光。
即便收复陇西,得到了陇西节度使的旌节,但吐蕃已然衰落,陇西注定得不到朝廷的支援。
刘继隆日后,恐怕也就只能守着个陇西过日子了。
那地方番多汉少,拿下了也不会太平。
想到这些,李仪中似乎看到了刘继隆日后蹉跎陇西的场景。
正因如此,他对不识好歹的索勋更加不满了。
他李仪中拼死拼活就为了一个兰州刺史,吃一口刘继隆功绩的边角料。
可索勋他老子为他夺得了会州刺史的官职,他竟然还不满足……
“哼!”
兴许是觉得自己没理,索勋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李仪中见状摇头,转身走向了六房衙门。
在二人分道扬镳时,张淮深与酒居延也来到了内堂坐下。
二人刚刚入座,张淮深便主动道:“虽说刘继隆有功绩于河西,可山丹的兵卒却不能全由他带走。”
闻言酒居延作揖道:“节度使放心,末将一直盯着的,只是张掖军和番和军中也有人投奔刘刺史,这……”
酒居延有些支吾,张淮深却颔首道:“别影响收复会州就行。”
“是……”酒居延松了一口气,随后与张淮深继续讨论起了东征的事情。
倒是相比较他们,刚刚冷静下来的索勋在返回西大营后,原本才冷静下去的情绪又被挑了起来。
他刚刚回到牙帐,便见张掖军的别将、校尉将他包围起来,纷纷诉苦。
“刺史,这才一天,我们团就走了十六人!”
“我们团走了三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