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部的首领是年仅十八岁的李思恭,而他由于随父参与了平定王守文之乱,因此得到了国姓和平夏部落军使的身份。
相比较他的父亲,李思恭的心思更多,打着和沙陀人一样的主意,只带来了少量披甲精骑。
南下后,他与朱邪赤心先后向朝廷索要钱粮甲胄和军械,而为了接下来的战事能够顺利进展,这些东西也先后送到了他们手中。
“阿爸,我们得了七百多套甲胄和军械,还有三千多贯钱,朝廷还会继续再给钱粮吗?”
“肯定会!”
营门处,少年人开口询问,而朱邪赤心也表现得十分自信。
他的目光看向少年人,接着说道:“翼圣,战场可不比平常游猎,你要跟在中军,不要随便乱跑。”
“阿爸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朱邪翼圣(注1)颔首回应,接着看向不远处的平夏部军营。
“如果当初朝廷想到的是我们,那现在拥有国姓的人就是我们了吧?”
虽然是沙陀人,但朱邪翼圣却向往着汉姓与汉文化,只因他自打记事起,代北的汉人就始终占据着主导权。
“确实,朝廷当初如果选我们,那个王守文早就被杀了。”
朱邪赤心点头说着,随后便与朱邪翼圣走入了军营之中。
与此同时,距离盐州七百多里路程外的凤翔县也陆陆续续的有关东诸镇兵马开始进驻。
虽然朝廷只征召了六镇两万人,各镇所带兵卒不过三千多,但算上民夫便有近四万。
好在住扎之后,各镇便解散了民夫,统一听从着王式的军令。
“杀杀杀——”
渭水北岸,王式将各镇军营安驻此处,军营自北向南,延绵三里,自南向北、延绵五里。
尽管王式开口调遣京西北八镇四万兵马,但诸如朔方、天德、振武、夏绥等镇因为兵力较少而并未出兵。
真正出兵的,实际上只有凤翔、邠宁、天雄、泾原等四镇。
天雄军不用说,作为驻扎秦陇,直面陇右的存在,当地拥兵一万二,精骑便有四千,马步官兵八千人,节度使李承勋,诸镇之中实力最强,所属兵马尽数算入讨陇队伍中。
除此之外,泾原、邠宁两镇各有兵马二万,所以这次各自调遣了一万兵马集结凤翔,而凤翔镇早前虽有兵马三万,但被李昌言、李昌符葬送数千后,如今仅有二万五千兵马。
为了保守起见,王式准备率领八千兵马随军出镇,余下一万七千兵马,分道驻守他处,以免被刘继隆走小径攻入关中。
如此一来,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