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局势渐渐转向稳定,而山南东道的王仙芝,也似乎迎来了穷途末路。
“呼、呼、呼……”
黄昏,在粗重的喘息声中,打着“天平”旗号的王仙芝及尚君长等人从郢州南下逃亡到了鄂州境内。
此刻的他们只剩不到千余甲兵,而鄂州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直娘贼的,现在只有去汉阳夺取舟船,渡江南下了。”
王仙芝骂骂咧咧,他身后的尚君长和尚让、毕师铎等人则是各有想法。
不少人觉得南下也是条出路,毕竟南边的流民也不少,只要他们能渡江南下,依旧能重现昔日裹挟百姓,攻掠州县的荣光。
但还有人觉得,南下不过又是一场轮回,故此心生退意。
“节帅,我们不如沿江而下,顺势去投靠黄巢吧。”
“是啊节帅,如今北边的庞勋被讨平,只剩东边的黄巢势大。”
“如果能投靠黄巢,定然要比南下更好……”
尚让及毕师铎等人开口,王仙芝听后却瞪眼道:“狗屁话,耶耶怎么说也是军将出身,怎么能投靠黄巢那草寇。”
哪怕已经穷途末路,王仙芝却依旧以自己昔日的军将身份自豪。
甚至在他心里,此刻无比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接受招安。
只是他也不想想,在王守文作乱前,他的身份似乎还不如黄巢这个他瞧不上的草寇。
“走,继续往汉阳走!”
王仙芝冷哼驱赶着众人南下,而他们的队伍几乎不作掩饰,沿途兵卒但凡方便,尽数在道路两旁方便,一路屎尿。
如此踪迹,对于后方紧紧咬住他们的宣武军、沙陀军而言,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
宣武军与沙陀骑兵不断追击,而王仙芝他们也赶在了腊月十八日的午后抵达了汉阳城外。
他们如法炮制,再度裹挟了沿途村庄的百姓,数量近万。
当上万流民和王仙芝为首的一千甲兵包围汉阳后,汉阳城内的官军却临危不惧。
只因为此时城内坐镇的官员是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萧邺。
“贼军有多少人马?”
“见阵上最多一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流民。”
汉阳县衙内,萧邺端坐高位,面前则是两名身穿华贵甲胄的兵马使。
“使相,我军有三千兵马,不如直接出城与贼厮杀?”
左兵马使作揖询问,而萧邺则是摇头道:“不必。”
“刘使相所率兵马,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最迟明日清晨就能抵达。”
“我军若是主动出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