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胤禑先问塞图。
塞图哈腰介绍说:“回十五爷,已经囤积了一个半月的军粮……”
胤禑并没有插话,一直很有耐心的让塞图把话说完。
实话说,塞图说的后勤物资准备情况,和几百年前的蒙元时代,没啥两样。
大军虽然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但是,沿途都需要收集木柴,生火做饭。
只要生了火,必冒黑烟,肯定会惊动附近的牧民。
另外,塞图准备的干粮,多是嚼不动的牛肉干。
这玩意,比的就是牙齿的坚固程度,很难嚼动,更难下咽。
“玉柱,你带人去附近的集镇上,把所有开面馆的厨子和火夫,都给爷找来。你记住了,给爷干活,每人每天五两银子。”
“嗻。”玉柱异常兴奋的应了,这一次若是立下了军功,极有可能捞个爵位回去。
“李鼎,你回去一趟,把爷带来的一万两银子,全都发给大家。护军每人五两,索伦营每人二十五两。等打了胜仗,抢了银子,再还给爷。”
对大军无恩,还怎么带兵?
这年头的上三旗包衣护军,也就是每月五两银子的军饷而已。除了额外的赏赐之外,再无别的收入。
胤禑一进门,就给每个护军多发了一个月的军饷,一时间,帐外欢声雷动。
旗下人家,不当兵的闲丁,根本没收入,大部分护军的家里,都穷得吃不起肉!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差饿兵。
慷慨解囊,给了开拔费的胤禑,初步获得了大家的好感。
至于,200名索伦人,就分了5000两银子,塞图也没太大的意见。
因为,索伦人实在是太凶残能打了,护军营真的没法比。
尼玛,塞图亲眼所见,海察拿起带血的生牛肉,直接就咬,吃得津津有味。
等玉柱找了十几名面馆的厨子来了,胤禑就让他们,架起大铁锅,准备烙饼。
以前,胤禑的爷爷是山东人,曾经担任过志愿军的炊事老班长。他烙的饼,真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坏。
烙饼保值期长,有个诀窍,烧开的盐水和面,再醒发到位。
开水和面,烙出的饼,口感较软,不至于坚硬如铁,难以下咽。
另外,必须高温烙饼,尽可能控干饼内的水分。胤禑计算过,从热河出发,抵达敌人的驻地,大约三百公里左右。
当然了,这仅仅是个粗略的估计,不可能太过精确。
康熙给胤禑配了几十名向导,这就让胤禑很容易学习霍去病的突击战法了。
在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