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肯定是人人自危。
那个名声,就真的坏透了!
出于礼教大防,胤禑只是微微颔首,便迈着四方步,径直进了王府。
次日早上,胤禑进请溪书屋的时候,赫然发现,年羹尧就跪在康熙的身边。
以老四的脾气,如果年羹尧提前通知了消息,肯定会设宴款待他,并叫胤禑和老十三一起作陪。
胤禑暗暗一叹,唉,佛祖只渡有缘人!
类似年羹尧这种死不悔改的家伙,胤禑即使想拉他一把,也没有丝毫办法。
见胤禑进来了,康熙笑着说:“亮工有壮志,他只须五千兵马,便可灭了准噶尔汗国!”
胤禑撇了撇嘴,年羹尧为了讨康熙的欢心,还真敢吹牛!
这就像是五年平辽一样,皇帝听着很舒坦,实际上,根本做不到!
历史上,若不是准噶尔人内部爆发了大瘟疫,让乾隆抓住了天赐良机,西疆问题很可能一直拖到清末,都无法解决。
康熙正在兴头上,胤禑自然不可能说扫兴的真话,便附和道:“亮工有此志气,实乃朝廷之福,国家幸甚!”
康熙晚年,最大的心病,便是准噶尔人对大清的致命威胁。
“小十五,若要对西疆用兵,何人可为帅?”康熙兴致勃勃的问胤禑。
胤禑毫不迟疑的说:“回汗阿玛,亮工可也!”
平定西北,少说也需要十几万人!
这么大的兵权,以康熙的性子,怎么可能给年羹尧呢?
顺水人情,胤禑不做白不做,年羹尧肯定会领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