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二过年一般的一年不如一年了。
短短的十余年间,翁牛特部就有十五分之一的青年,去庙里当小和尚了。
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再过百年,翁牛特部还剩多少能战的兵马?
苍津的心里很苦,却有苦难言,只能选择摆烂:他死之后,任它洪水滔天,也管不着了。
不然的话,直接造反,更是死路一条!
康熙为了表示友善,硬拉着苍津问东问西,把翁牛特部的情况问了个底朝天。
胤禑不了解苍津,却很清楚康熙的脾气。
康熙看似很唠叨的拉家常,却摸清楚了一件事,苍津和他叔父鄂齐尔,严重不和。
若不是大清管得严,禁止草原王公们彼此兼并,苍津和鄂齐尔早就打起来了。
实际上,旁听的胤禑,看苍津就像是看死人一样。
以老十三的脾气,亲妹妹死得那么早,这笔账迟早要算到苍津的头上。
凡事都讲究个时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尔!
康熙还是很会演戏的,不仅赐了宴,还赏了苍津2000两银子。
在蒙古大草原上,王公台吉们从来不缺牛羊和骏马,却都缺银子。
准备下嫁郡主,还给了这么多银子,说实话,康熙赏的面子,已经足透了!
胤禑暗暗庆幸不已,幸好他的两个闺女,都不到两岁,等不到指婚抚蒙的那一天,康熙就驾崩了。
到了雍正朝,以胤禑和老四的亲密关系,只要找个合适的时机,求个女儿嫁在京城里,真没啥问题。
前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雍亲王府唯一的郡主,就因为老四私下里跪求了康熙,所以,她没去抚蒙,而是嫁给了纳喇·兴德。
比较巧合的是,兴德从侍卫府的三等侍卫,晋为御前二等侍卫,是胤禑暗中出的力。
原因嘛,其实很简单,老四非常宠爱大郡主,私下拜托胤禑帮的忙。
老四这家伙,既无儿子缘,又无女儿缘。
到目前为止,老四就弘时、弘历和弘昼这三个儿子,和一个已经出嫁的大郡主。
胤禑比老四小十几岁,他已经有三子二女。
唉,比开枝散叶,老四是真心没法比啊!
送走了苍津之后,胤禑带着一等侍卫纳喇善,开始例行性的四处巡查。
热河行宫的规矩,远远没有紫禁城那么严。
侍卫们下了值后,只要不影响来日的当差,可以随意去附近的集镇上,饮酒聚餐或者是寻欢作乐。
大清朝对商人的管制措施,远比前明宽松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