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的胤礽,却毫无关爱之心,连个哀戚之色都不肯装。
在现代,很多独居的老人,为啥总被引去购买骗子们推销的床垫啊,保险啊,各种保健品啊,不就是缺少关爱的太寂寞了么?
胤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专访,受访老人明确的说,自己的儿子借口很忙,总不去看他。他也知道骗子的想法,但是,他太寂寞了,装着糊涂的从骗子那里,买个心理安慰罢了。
康熙为啥信任胤禑?
在这么多儿子之中,真正关心康熙细碎生活的,也就是胤禑了。
说句心里话,康熙不止一次的琢磨着,是不是把皇位传给胤禑。但是,八旗内战的后果,大清真的承受不起。
南明怎么亡的?
不就是南明的重臣们,各自心怀鬼胎,拥王过多的闹内讧么?
八旗兵打下的江山,必须由满人坐天下,这是旗主诸王和全体满洲勋贵们的集体共识。
立胤禑为新君,不仅会引发内战,而且,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活不成!
这就像是,皇太极暴死后,两黄旗的重臣们,以鳌拜为首,不怕和多尔衮动刀子,也要立太宗之子,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立老四为新君,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因为,老四装得很成功,对谁都很友善。而且,其母族虽然地位低微,却也是地道的上三旗包衣出身。
胤禑的生母是汉女,谁不知道?
乾隆的出生地点,疑点重重,他拼命的洗白自己,屡屡说他出生在雍和宫里。
但是,最新发现的史料中,在雍正朝的一道旨意里,讲得很清楚,封钱氏为熹妃。
康熙领着胤禑和张廷玉,进了狮子园后,却赫然发现,老四在园后,开辟了一块农田,正打扮得像农夫一般的亲手赶牛扶犁。
重农,乃是大清的立国之本!
康熙情不自禁的赞叹道:“四阿哥悟道矣!”
胤禑和老四的关系很近,他反而不好当着康熙的面夸老四,就对张廷玉使了个眼色。
张廷玉想了想,故意小声说:“只要老百姓不饿肚子,闯贼就没有趁乱而起的土壤。”
胤禑心想,张廷玉毕竟很老练,他说这话,看似和老四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等于是变相提醒康熙,所有皇子之中,老四最重农!
“是啊,天下汉人过亿,若是他们都饿了肚子,我大清也该亡了!”康熙固然喜欢安逸享乐,脑袋却始终很清醒。
大清该亡了,这话也就康熙敢说。
胤禑和张廷玉彼此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闭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