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大清的八旗兵,基本单兵装备还是以反曲弓和刀枪为主,火炮和鸟枪的数量少得可怜。
康熙也知道火器的厉害,但是,只有直属于他的火器营,才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和火绳枪。
本质上而言,大清采取的也是强干弱枝的军事战略,八旗兵的时代精华,就是驻扎在京里的火器营。
胤禑刚回京,内务府总管赫奕,就得到了消息,赶紧跑来了愉王府,递手本求见。
“叫他等着吧。”胤禑比谁都清楚,赫奕这么快就来找他,肯定是私下里收了英国人的贿赂。
就以内务府和东印度公司达成的协议草案而言,随便举一条,背后都隐藏着大把的贿赂。
比如说,协议草案里的第七条:悬挂英国国旗的舢板驶过关口,可以不检查,海员也不搜身。
这在大清朝,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呐!
另外,居然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自由贸易,还可以随意雇佣大清的子民。
就冲这一条,胤禑就有绝对的把握,东印度公司在私下里,给了不小的贿赂。
内务府的硕鼠们,图的是银子。而胤禑早就想插手洋人的贸易,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这一次,康熙把胤禑派回来主持对英确贸易谈判的大计,简直就是刚想磕睡,就遇见了枕头。
和洋人白皮们搞贸易谈判,在整个大清朝,精通国际贸易的胤禑,若是屈居于第二,谁敢排第一?
以前,胤禑央企副总裁的时候,对口负责的就是国际贸易。
他和洋人们打交道的次数,根本数不清楚!
洋商们,个个图利,只要舍得给钱给利润,他们连亲妈都可以暗中走私给你。
当年,罗刹国的黑潜艇,因为机床的加工精度不够,只要出海,就很容易被发现。
结果,倭国的商人,为了钱,不怕得罪了主子,真敢出口高精尖的机床。
这一次,胤禑秉承细水长流的策略,并不打算要太多的好处。
因为,康熙不可能把火器营交给胤禑管辖。
现在,即使和洋人拉了关系,胤禑的短期利益也不大。
等雍正上台之后,胤禑才有机会掌管火器营。
只有掌握了火器营,胤禑才可能以少胜多,震慑旗主诸王们。
康熙喜欢研究洋玩意,胤禑也就可以打着爱好的幌子,搞几个洋人的狗锁式燧发枪匠或炮匠。
若是东印度公司,真舍得出血本,愿意给几个炼钢的技术员,那胤禑就更满意了。
历史上的罗刹国,集中全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