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谁谁试都不用试,直接打准没错。
其中,程不识重点降到了那些誓死效忠匈奴单于庭的保守派。
在程不识看来,这些部族的存在,将对汉家未来在河西地区的图谋,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和负面影响。
要想更顺利、更轻松的谋求河西,汉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愚忠匈奴单于庭,或者说是迷信匈奴人武力的老派部族。
这些部族数量倒是不多,大概五六个;
但也就是这五六个部族,却能凑出足足八个万骑,共计四万八千兵马!
如此数量级的骑兵集群,哪怕是放在汉匈双方决战当中,也无疑可以引发一场中规模以上的战役了。
更何况除了这四万八千骑的单于庭死忠武装,河西地区还有至少同等数量的骑墙派,以及只多不少的躺平派。
将来,一旦汉匈双方爆发大战,而汉家陷入劣势,那这些兵马必然会尽数站到匈奴单于庭一方。
一方面,是匈奴单于庭在草原的威慑旷日已久,早已在游牧民族心中,形成了惯性极大的思维定式。
另外一方面,同为游牧民族的轻微身份认同,也让大部分草原部族更倾向于站匈奴单于庭,而非汉家。
若跟汉家,未来是种地还是放牧、是战死还是饿死,一切都是未知。
跟匈奴单于庭,至少能预料到自己的结局——要么仍旧以部族的形式存在,要么被更大的部族侵吞。
最差的状况,是被其他部族瓜分为奴。
结局有好有坏,但起码是确定的……
对于这些状况,程不识的意见也是非常简单粗暴。
——如果汉家有意在河西地区用兵,那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屠戮那些死忠单于庭的保守派。
将他们杀尽、杀怕,其余的骑墙派、躺平派,便都会倒向汉家这一方。
有了这些墙头草的加入,再去对付幕南地区——尤其是高阙的匈奴人,无论伤亡、兵力,还是战斗方式、兵种克制方面的压力,都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至于那些已经起了心思,想要找汉家问问归义价码的部族,程不识的意见则是:千金市马骨。
多少钱、耗费多少代价,都不重要。
只要能把这些部族忽悠到本方阵营,等将来匈奴单于庭西迁欧罗巴,那草原不还是汉家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再有,便是除了河西地区的战略局势之外,程不识还提了一向战略建议。
——效仿在高阙对岸的大河南岸,所筑的博望城,在河套西部,与河西隔岸相望的区域,也建造一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