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夜幕书屋 > 家父是康熙 > 第224章 汝有何用?

第224章 汝有何用?

第224章汝有何用?

启程去热河的路上,胤禑只带了年观音。

因为,老四带了年海棠,年海棠说她很寂寞,连个陪着说话的人都没有。

此次去热河之前,康熙特意吩咐了下来,皇子和旗下王公们,必须骑马。

与此相反,随行的汉臣们,却可以坐车。

胤禑可遭罪了,身上的常服,里三层外三层,不仅特别捂汗,还不能不穿。

御道上,被超大的队伍,卷起的黄沙,满天飞舞。

以至于,胤禑的鼻内嘴内,全是沙子。

好在,胤禑管着内务府,漱口洗脸的清水,随叫随有。

从京城到热河,路上有十座行宫,整好十天的路程。

到了热河行宫之后,山谷里的凉风席席,吹得浑身舒爽!

到了热河之后,康熙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召见蒙古王公,而是给李煦寄去了一石新稻种,命李煦在苏州本地试种双季连作。

众所周知,在畅春园的西侧以及大内的丰泽园内,都有康熙的试验田。

以农为本的社会,能够增产的好稻种,就是决定大清存亡的生命线。

这个道理,康熙不止一次的教育过皇子及诸王大臣。

康熙发现御稻种的过程,一直陪伴左右的胤禑,可谓是知之甚详。

五年前的六月,在丰泽园的试验田里,因水稻刚出穗,康熙去观察情况。

结果,康熙突然发现一棵水稻比其它棵都高,而且籽料饱满,便将其收藏起来作种子。

经过几年的辛勤实验,康熙帝亲手培养出了水稻新品种“御稻米”。

这种御稻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生长期短,适于北方生长。

俗话说的好,苏湖熟,天下足。

康熙决定向江南的苏州,进行推广试种。

俗话说的好,无农不稳。

不管怎么说,只要粮食能增产,草民牛马们就可以少挨饿。牛马们可以勉强填饱肚子,就不会变成流民。

前明末年,遍地大饥荒,导致流民起义,是朱明王朝轰然倒塌的主因之一。

大清朝建立之后,充分吸取了前明的深刻教训。

就在胤禑掌权的这些年内,康熙已经豁免灾区的钱粮,达八次之多,惠及百余州县。

在行宫里办公,其实和在畅春园内,也没啥两样。

早朝,是不存在的,康熙每日拥艳高卧,睡到自然醒。

胤禑呢,他还是和张廷玉,共用一间值庐。

张廷玉埋头写节略,胤禑则拿着“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万国之国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