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印,在请安折上,挨个盖印。
实际上,张廷玉写节略,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票拟的相权。
但是,胤禑很知足,御前管侍卫,宫里管内务府,京里管步军衙门,权势已经熏天了。
康熙若是让胤禑连军国大事,都参与处理了,胤禑的实权远超废太子。
一般情况下,御前大臣们,都需要在行在的大门边坐班,等着给康熙引见重臣们。
胤禑毕竟不同,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值庐内,一边喝茶,一边处置御前的事务。
请安折,实在太多了,胤禑正在烦躁之时,魏珠进来传旨,说是前尚书王鸿绪来了,康熙命胤禑亲自引见。
一废太子的时候,身为汉臣的王鸿绪,上窜下跳的想帮老八当太子。
换个雄主临朝,王鸿绪的全族老小,早就被杀干净了。
康熙没杀王鸿绪,只是罢官,赶回原籍了事。
谁曾想,王鸿绪居然憋了个大招,带着修好的几百卷《明史》,来热河请见康熙。
已是康熙五十三年初夏,《明史》才正式修毕,康熙的心里自然很高兴了。
胤禑自然猜得出王鸿绪的心思,不就是想借着修成了《明史》的机会,盼望着重出江湖么?
有些人呐,书读得极多,却不通大势。
八爷党的日益壮大,康熙已经越来越反感。
王鸿绪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想重掌权柄,康熙能答应么?
见胤禑亲自出面引见,王鸿绪心里猛的一喜,赶紧长揖到地,异常谦逊的说:“致仕老朽王鸿绪,拜见愉王爷!”
“起吧。”胤禑和王鸿绪素无交情,又是敌对的状态,自然不可能给他什么好脸色看了。
胤禑领着王鸿绪,进了康熙的内书房。
刚一进门,王鸿绪就跪了,伏在地上,颤声道:“能重见天颜,实乃老臣三生之幸也!”
胤禑暗暗冷笑不已,为了求官,王鸿绪居然连脸面都不要了。
毕竟,胤禑不是言官,又是在行宫里,若是把规矩搞严了,大家都跟着难受。
所以,胤禑也没有厉声喝斥王鸿绪,指责其在君前失仪的罪过。
“臣儿胤禑,恭请圣安。”
“起喀吧。”
王鸿绪已经退休了,手无权势,他即使失礼了,康熙也不可能计较太多。
胤禑很年轻,还想继续掌权几十年呢,他自然要礼数周全了。
“明史修得很好……”康熙和颜悦色的猛夸王鸿绪。
王鸿绪刚开始还很高兴,可是,他听了半天,却没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